钠(Na)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矿物质,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一般维持在140mmol/L左右。高钠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因某些原因高于150mmol/L的状态。通常由脱水引起,常见于水分补充不足的老人和儿童。症状往往与脑部有关,如头晕、意识模糊、口渴,亢奋和抽搐,甚至可能引发脑出血,需要特别注意。高钠血症通过血液检查即可诊断。如果病因不明确,还需要追加其他检查,如尿液检查和影像检查等。治疗取决于发病原因,主要以补充水分为原则。通常就诊于普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儿科等。
血钠的正常浓度约为135~145mmol/L,很多疾病和情况都可能引起高钠血症。重要的是要找出病因以便治疗。
●饮水不足导致的脱水
□老年人
□婴幼儿
□其他原因导致意识障碍而无法饮水
□其他原因导致无法移动身体,饮水受限
●非肾脏相关的水分流失导致的脱水
□大量出汗
□晒伤
□腹泻
□胃肠道引流
□呕吐
●肾脏水代谢异常导致的水分流失
□血浆渗透压升高,水分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糖尿病
-高热量输液
-高蛋白肠内营养
-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甘油)
□使用利尿剂,水分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细胞外的水分向细胞内转移
□痉挛,横纹肌溶解导致的细胞破坏
●大量输入或服用含钠药物导致的钠过量
□高钠输液
□碳酸氢钠过量
□溺水导致吸入大量海水
●肾脏钠代谢异常导致的钠过量
尿量由抗利尿激素(ADH)调控。ADH作用于肾脏,在减少尿量的同时,将血液中的钠离子排至尿液。当ADH分泌减少时会导致尿量增加、口渴和高钠血症等(尿毒症)。
□中枢性尿崩症:下丘脑或垂体后叶的神经损伤导致ADH分泌减少。
■遗传性
■特发性(原因不明)
■颅脑部术后(尤其是经蝶手术)
■头部外伤
■脑动脉瘤
■大脑缺氧
■垂体病变
■颅咽管瘤
■转移性脑肿瘤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髓膜炎
■脑炎
■神经性厌食症
□肾性尿崩症:肾脏功能损伤,对抗利尿激素不起反应而导致的尿崩症。
■遗传性
■高钙血症
■低钾血症
■药物(锂元素、地美环素、利福平、顺铂等。)
■妊娠
■干燥综合征
■镰状细胞病
■肾脏淀粉样变性
■间质性肾炎
■栓塞性肾炎(尿路梗阻)
□盐皮质激素过多
盐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它作用于肾脏,促进钠的重吸收。盐皮质激素过多会引起高钠血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使用甘草和甘草酸制剂)
■糖皮质激素药物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1β-羟化酶缺乏症)
□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钠排泄下降。
□原发性高钠血症(原因不明)
正常情况下,即使血钠浓度升高,通过摄入水分,血钠浓度会恢复至正常水平。与低钠血症相比,出现高钠血症的频率相对较低。
通常,血钠浓度的急性改变在临床上很容易引起极其严重的症状,而慢性改变时症状不明显。
●初期常见症状
□躁动
□嗜睡
□口渴
□亢奋
●严重时的症状(Na>160mmol/L)
□癫痫
□昏迷
有时可能引起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进行诊断。当疑似尿崩症时,检测激素指标。
●尿液检查
通过检测尿量,尿液中电解质排泄量以及尿渗透压可确诊病因。
●内分泌检查
通过水负荷试验,钠负荷试验以检查ADH分泌是否正常。
●病因鉴别
□体重增加等体内水分潴留时,考虑输液或口服药物导致的钠过量。
□无体重变化,考虑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引起。
□体重和尿量减少,而尿渗透压增高,考虑腹泻或出汗导致的水分流失。
□根据既往病史考虑病因,如利尿药物,渗透性利尿剂的使用,糖尿病病史等。
□尿渗透压降低时,考虑钠代谢异常,如尿崩症等。
●轻度高钠,无明显症状时可通过饮水改善。
●重症患者需要静脉补充水分,缓慢降低血钠浓度。
□5%葡萄糖+循环利尿剂(呋塞米等)
□钠浓度下降过快可能引发脑水肿
□钠浓度的下降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2mmol/L,每日不超过12mmol/L
●根据诊断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诊断为中枢性尿崩症时,有必要补充ADH。
□多数使用去氨加压素滴鼻液(通过鼻腔吸收)。
□口服去氨加压素药物。
□有时会使用注射用的血管加压素。
高钠血症可引起头晕和恶心等症状。在发生高钠血症前,通常会出现感染,中暑等其他病症,而不会突然发生高钠血症。就诊普内科通过血液检查即可诊断。
当血钠浓度超过145mmol/L,并出现头晕或抽搐等症状时,可诊断为高钠血症。不伴随症状的血钠高值不被诊断为高钠血症。
高钠血症的治疗,原则上需要住院输液,补充充足的水分以稀释体内过多潴留的钠离子。通常高钠血症由其他疾病导致,比如肺炎发热,尿路感染,中暑等,因此在补充水分纠正血钠浓度的同时,还需要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一般综合医院即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