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相关并发症和症状
Q
胃切除后并发症

倾倒综合征

定义

胃是贮藏食物和分泌消化液等的器官,在食物的临时储存、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胃切除,即意味着丧失胃的功能。胃切除引起的并发症,统称“胃切除术后综合症”。

症状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症状多种多样,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取决于胃的哪一部分被切除以及手术切除的范围。

例如切除了贲门,消化液很容易倒流到食管,导致 "反流性食管炎";如果切除了幽门,肠管中的消化液容易反流,而且食物直接进入小肠,可能出现 "倾倒综合征 "。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有些出现在术后相对较早的时间,而有些则可能在许多年后发生。

较早出现的有:倾倒综合征、腹泻、放屁打嗝、贫血、营养不良、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乳糖不耐受等;

多年后可能出现的有:胆结石,钙质吸收不良(骨质疏松症)等;

胃切除术后,手术伤口会随着时间很好地愈合,但失去器官而造成的功能性障碍则需要终生去关注。但如果这些并发症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是可以重新过上正常生活的。了解病情并能够应对它们很重要。

各种并发症及其应对方式

倾倒综合征


【症状】

早期倾倒综合征:发生于餐后5~30分钟

发冷,出汗,心悸,头晕,麻木,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腹部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胀等。

晚期倾倒综合征:发生于餐后2~3小时

头痛,疲倦,出汗,头晕,脉搏呼吸加快。

【原因】

食物无法储存,直接并迅速进入小肠后引起。

【处理方法】

★避免吃的太饱,要少吃多餐;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将食物搅拌成糊状后吞咽;

★补充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食物;

★饮食上无法改善时,考虑药物治疗,需及时就诊;

★出现早期症状时,立即卧床休息!

⇒食物渗透压高,迅速被送入肠道后,引起肠道强烈蠕动,刺激肠道分泌作用于血管的物质而导致全身血管扩张,即出现了发冷,出汗头晕等症状。

★出现晚期症状时,立即补充糖分!

⇒碳水化合物迅速进入小肠,其糖分进入血液导致一过性的血糖升高。然而,处理完糖分的胰岛素并不会停止工作,还在继续分泌,继而导致了低血糖。

腹泻

【症状】

多出现于胃切除术后1~2个月,约有10%的患者都会出现腹泻。

【原因】

食物迅速进入小肠后引起神经反射,导致肠道过度蠕动引起。有些人会出现一过性的过敏性肠炎;另外,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能力减弱也可能是导致腹泻的原因。

【处理方法】

食用高营养食物,少吃多餐。如出现水样便时及时就诊。不严重的情况下,可服用助消化药物或止泻药物。

医生建议

胃切除术后,大便状态往往不稳定,大约90%的患者会出现腹泻或便秘。正常大便的硬度与香蕉差不多,但对于胃切除术后的病人来说,最好是较软的大便(类似牙膏的硬度)。 即使出现腹泻,也应及时补充食物和水分。胃或肠手术后,很可能出现肠梗阻。而软便不太可能导致肠堵塞,更加安全。当然没有必要特意去让它变软。注意多喝水,适当运动,以帮助调节肠道排便。如果便秘持续3天以上,请咨询医生。

打嗝放屁

【症状】

手术前即开始频繁打嗝,放屁。

【原因】

打嗝,由术后胃容积变小引起;

放屁,是由于吃东西或说话时,无意识地吸入空气而导致频繁排气;

【处理方法】

太过在意反而容易吞入空气,耐心等待恢复即可。会逐渐缓解。

乳糖不耐受

【症状】

约10~15%的胃切除患者会出现喝牛奶后腹部不适,腹痛,腹泻。通常出现在术后1~3个月。

【原因】

胃切除后,蛋白质的分解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肠内菌群失调。

【处理方法】

避免食用乳制品。可通过相关药物缓解。

贫血

【症状】

心悸、呼吸急促、头晕和疲倦。常出现在胃切除术后2~3个月。 约30%部分胃切除的患者和约70%全胃切除的患者都会出现贫血。

【原因】

铁元素和维生素B12的吸收能力下降。

【处理方法】

给与铁剂或维生素B12治疗。特别建议胃全切患者,每年可以进行2次维生素B12注射治疗。

营养不良

【症状】

缺乏能量,腹泻,白便(脂肪便),蛋白质缺乏导致的水肿(低蛋白血症),体重减轻,贫血等。老年人居多。

【原因】

倾倒综合症,腹泻,以及蛋白质,脂肪,铁和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

【处理方法】

对症治疗。

医生建议

预防胃切除术后营养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在手术前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术后由于难以进食,体重难以增加,可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补充功能性食品和营养补充剂。

反流性食管炎

【症状】

餐后烧心,恶心,胸口窝疼等,较多出现于胃切除后1~6个月。

【原因】

贲门切除导致食物反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发生率不同。常见于毕II式手术患者。

【处理方法】

餐后不要马上躺下。至少晚餐后3小时后睡觉。情况严重时可服用药物。

反流性胃炎

【症状】

上腹部不适,疼痛,烧心等,较多出现于空腹时。

【原因】

胆汁等消化液反流引起。胃酸分泌不足导致胃内菌群过度生长也是一个原因。

【处理方法】

餐后不要马上躺下。可服用治疗胃炎的药物。

钙质吸收障碍(骨质疏松)

【症状】

骨密度低,骨质脆弱,易骨折。

【原因】

胃切除后,钙吸收能力变弱。另外,钙的吸收沉积少不了维生素D,而胃切除后脂肪吸收不良也影响脂溶性维生素D的吸收。

【处理方法】

定期监测骨密度,早期发现,早期应对。*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密度下降较快,建议每年进行1次骨骼检查。

调理饮食,适当运动,必要时可给与骨密度药物,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

胆结石

【症状】

胆内生成结石,剧烈疼痛。

【原因】

手术时切掉了胆囊神经,胆囊蠕动变差容易结石。大范围淋巴结廓清术较容易发生胆结石、胆管扩张。

约10~20%的胃切除患者会出现胆结石,通常在术后3年内发生。

【处理方法】

摘除胆囊。胃切除手术时也可预防性摘除胆囊。

肠梗阻

症状

同时出现多个症状,如恶心,呕吐,停止或很少排气排便,腹胀,腹痛。

通常从手术当天开始,1~2个星期内第一次发生。一旦发生粘连,病人可能数月~2,3年的时间都处于粘连性肠梗阻状态。肠梗阻的状态有不完全性肠梗阻和完全肠梗阻。

原因

术后肠道与手术伤口之间发生粘连导致肠道狭窄,通常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有时因肠道发生扭转、套叠,肠内容物流动受阻引起机械性肠梗阻,属于完全肠梗阻。

处理方法

1、保守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轻度的肠梗阻。可通过禁食禁水让肠道休息,用药物促进肠动蠕动,插管吸出肠道内容物以减低肠道内的压力。同时静脉注射补充必要水分和营养。

2、手术

血液循环不良发生肠管坏死的绞窄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时阻、或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未改善时,需要行手术治疗。可采用腹腔镜手术。粘连严重时需要行肠管切除术。

3、内镜治疗

由乙状结肠扭转引起的肠梗阻可以通过结肠镜进行治疗,对肠道进行减压并重建肠道。

患者自我管理

重点:~少吃多餐 充分咀嚼~

★胃切除后,可用咀嚼代替胃得搅拌功能,在口中把食物搅拌成糊状,再一点一点送到小肠以帮助消化。

★唾液中含有一种可分解淀粉的消化酶。 通过缓慢进食,充分咀嚼,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并充分利用淀粉酶。 换句话说,嘴巴扮演着胃的角色。 通过将食物与口腔中的消化酶混合,并以糊状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吞下,残胃和小肠的压力就会大大降低。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症状因人而异,但有几个共同点:只能吃少量食物,很快就有饱腹感,稍微吃多点就会感到不适。

★肚子咕噜咕噜,经常放气(放屁)很常见,因为随食物进入的空气很难以打嗝的形式排出。

★因为食物只能一点一点地吃,所以水分摄取也会变少。

★胃切除术后,需要改变饮食习惯,更加关注生活习惯。 基本没有什么是不能吃的,在医生的允许下,可以吃想吃的东西。

★大多数情况下,胃切除术后综合征会在术后一年左右得到缓解或恢复。

★循序渐进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医生建议

胃切除术后,吃饭不注意的患者有个共同点: 一次吃得太多,吃完后就躺下。要注意,在沙发上休息很容易睡着!餐后休息15-20分钟,然后去散步或做一些轻度的运动。 锻炼有助于胃肠道更好地工作。 如果觉得吃得有点多,可以试着咀嚼几片薄荷叶。 它不仅能让你感到神清气爽,而且还有助于消化。不要让吃饭这件事成为一种痛苦的经历。 尽量以对残余消化道有利的方式进食,同时也要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并逐渐恢复进食的乐趣。

返回顶部